常說,95后對三個日期特別期待:
發薪日,周六日,法定節假日。
總而言之,就是:混日子“等死”~
不過,雖然95后喜歡嚷嚷著混吃“等死”,回家躺平,但事實上,最惜命的還是95后。
在面對工作生活的雙重壓力之下,95后自然也開始關注保險,甚至不少95后已經為自己選購了保險!
所以,咱們今天就來聊聊95后為啥考慮買保險了。
給自己一份安全感
相比于上一輩,咱們95后雖然不愁吃穿,也有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,但95后面對的工作競爭以及生活壓力更大,這也是不可辯駁的事實。
所以,95后為了提升自己的安全感,也開始選擇保險了。
畢竟,保險抵御風險的能力,可以解決95后的大部分的后顧之憂。
雖然這話聽起來不太吉利,但誰又敢保證自己這一輩子都不會遇到風險呢?一旦風險降臨,對于個體而言就是100%。
每年少喝幾杯奶茶,少吃幾頓大擦,少買幾件衣服,就能省下保障的錢,給自己未來的生活增添一份安全感。
何樂而不為呢?
24歲,保險公司也會拒保
說到保險,你的第一印象是不是代理人瘋狂求著你買?
事實上,保險公司也會對你說NO的!想不到吧!
之前,咱們后臺就有位朋友求助:自己24歲,因為自己職業問題,患了肺結節,被保險公司拒保了,請求幫忙看看有沒有什么保險能買。
可“肺結節”三個字,基本也就決定這位朋友和保險無緣了。
要不怎么說“95后不敢體檢”可不是一句玩笑話。由于現在工作生活節奏快,壓力大,95后年齡不大,身體的小毛病倒是不少。
疾病年輕化的趨勢,不可避免的越來越明顯了。
這不,前段時間#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99%#上了熱搜。
所以,當不少年輕人意識到自己需要保險的時候,才突然發現,原來自己身體已經不符合保險公司的健康要求,也就是所謂的拒保。
真的可謂是:以前你對保險愛答不理,現在的保險可能讓你高攀不起。
即使我這么說,現在的你可能也不太在意,但當風險來臨時,你又能拿什么來保障自己呢?
小編想,以目前的工資水平,大多數95后應該是無法獨立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的,既然如此,還是早點自己配置一份保險吧。
越早買,優勢越大
經常聽到一句話:“年輕就是資本?!?/p>
這話不虛,但年輕可不僅僅是資本,還能省錢呢!
舉個栗子:
超級瑪麗5號重疾險,保額30萬,保障終身,分20年交。
隔壁小張(男)在25歲的時候買,年繳費3507元,總共交保費7萬。
隔壁老王(男)在35歲的時候買,每年保費4869元,總共要交保費9.7萬。
年齡越大,患病風險越大,保費自然也就越高,這個道理大家都懂。
看看上面的案例,兩人僅僅相差10歲,同樣的保障,保費竟相差了2.7萬。多出來的錢用來去旅個游,吃好喝好,買個switch難道不開心嗎?
核保更容易通過
買保險需要健康告知,關于這點,大家都清楚。
也就是說,被保險人的身體健康情況得符合健康告知,才能投保。
從這個程度上來說,買保險從來不是單項選擇,而是雙方相互的選擇,強行投保是真的不會幸福的~
(強行=健康告知故意隱瞞,不會幸福=不會得到理賠)
更何況,年齡越大,身體狀況越差這點,大家也都是知道。
萬一日后體檢真查出點小問題,那要面對的可就是加費、除外責任,甚至拒保了。
更好得規避風險
明天和意外,誰都不知都哪個先來,萬一后者先來了,咋整?
一旦來了,自己又沒個保險,拼的就是錢包厚度了。但咱們絕大多數95剛剛工作也沒幾年,積蓄自然是沒多少的,所以不妨事先規劃,為自己買上一份保險,增添保障。
年齡越小,保障時間越長,年繳保費越低,豈不樂哉?
早買早保障,無懼意外和風險。
總結
咱們95后打工人,賺點錢也不容易,總不能因為一場意外疾病,就將自己家底掏空,甚至背上債務吧!
所以,趁著年輕,不妨自己配置一份保險。如果你暫時還沒有打算,也沒關系,可以戳一下下方二維碼,向我們的顧問伙伴1v1咨詢了解一下,未來買保險的時候,也有個知識儲備,好有個基本判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