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萬年收入的家庭,說高不高,說低自然也不低。這類家庭消費能力還可以,不過也承受著家庭和工作上的雙重壓力,扣除房貸和生活支出這兩大項支出,家庭儲蓄也的確不算多。
一旦家里的經濟支柱倒下,或因病需要花費大量的醫藥費,那么對這個家庭而言,絕對是巨大的打擊。
從這個角度來看,這類家庭的抗風險能力真心不強,非常需要保險為家庭轉移風險的。那15年收入的家庭,具體應該怎么配置保險呢?
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講一講!
配置保險,首先要關注哪些家庭情況?
由于不同家庭的結構不一樣,所以保險配置也需要分情況具體分析。
1、經濟支柱
同樣是15萬的年收入,不同的家庭,收入結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,這直接會影響到保障配置需求!
按照經濟支柱類型來分,主要分為雙支柱型和單支柱兩種情況。
假設雙經濟支柱的A家庭,夫妻二人收入差不多,那兩人所面對的經濟責任顯然是平攤的,所以兩人的保障情況自然也不會差太多。
但如果夫妻中一人上班養家,另一人全職顧家,那么賺錢的一方自然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,也需要更多的保障。
2、家庭責任情況
對于一般普通家庭來說,家庭主要責任有兩方面,一方面是贍養父母;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撫養子女。這兩方面支出不僅是硬性支出,而且持續時間比較長。
假設一對夫妻年入15萬,同時需要撫養孩子和贍養父母。那么,他們任意一方出了點變故,無論對子女還是父母,都會帶來巨大打擊,因此承擔經濟責任的兩人一定要做足保額,這樣,當真正出事的時候,保險的作用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。
3、負債情況
許多剛剛組建的年輕家庭,身上或多或少都會背負一些貸款,比如房貸、車貸這些。
假設家庭A年收入15萬,自有住房,沒有還貸壓力,那他們的生活會相對比較輕松,對保險需求自然沒有那么迫切。
但家庭B同樣年收入15萬,但背負100萬的房貸,那就必須確保自己遭遇不幸后,家庭依舊負擔的起房貸,所以這類家庭自然需要提杠桿來換取更高的保額。
方案配置案例
家庭概況
A家庭生活在三線城市,男方30歲,年收入15萬,女方30歲,全職太太,其中房貸90萬,孩子5歲正在上幼兒園。
方案配置
方案解析
以上保障方案按照“7125”原則配置。
“7”是指7%的家庭年收入:150000*7%=10500元,總計劃年繳費10186.3元,大約為家庭年收入7%,既能給家庭提供足夠的保障,同時也不會給家庭帶來太大的經濟壓力。
“1”是指第一份保險必須是百萬醫療險,保障計劃中每位家庭成員都已經配置400萬的百萬醫療險。
“2”是指重疾險保額為2倍年收入,但不能低于20萬,其中保障計劃中的丈夫重疾險配置30萬保額,妻子配置20萬保額。
“5”是指壽險和意外險保額為5倍年收入+負債,其中負債部分由減額定壽承擔,由此保障計劃中,丈夫的壽險保障為80萬的定額定壽,和90萬的減額定壽以及200萬意外險,妻子則是90萬減額定壽和100萬意外險。
對孩子來說,除了百萬醫療險,還需要考慮重疾險,由于家庭預算有限,可以先推高保額,將孩子保障到成年。
針對小孩子容易感冒發燒,生小病住院的情況,增加一份小額住院醫療險作為補充,可以報銷百萬醫療險1萬免賠額以下的醫療費
總結
以上方案只是年收入15萬家庭的一個案例,但不同家庭的具體情況差異還是蠻大的,自然還有其他的搭配方式。
如果你想根據自身家庭情況來定制保障方案,不妨戳一下下方二維碼,咱們有靠譜的顧問,為你提供1V1咨詢服務~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