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是家中的掌中寶,為人父母后,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和保障。購買保險獲得更多的安全感,是現在許多父母保障孩子的一個方式。
但是孩子保險配置是一套完善的保障體系,孩子在不同年齡段,身體狀況和所處的環境不同,面臨的風險不同,所要考慮的保障重點也會有所不同。
今天,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,不同年齡段的孩子,該如何配置合適的保險。
0—1個月:少兒醫保是頭等大事
出生28天以內的孩子是沒辦法購買商業保險的,因為保險公司要規避先天疾病的風險。
但有一種保險,孩子剛出生就可投保,那就是少兒醫保。
少兒醫保其實就是城鄉居民醫保,是“國家承保,人人叫好”的兜底型產品。
無健康告知、可帶病投保、可保證續保,每個孩子出生后一定要買,以后孩子去門診、住院或者得大病時,國家都能報銷不少錢。
如果孩子出生三個月以內參保,那從出生那天起醫保就生效,孩子要是在出生時有不好情況,產生的醫療費用就能報銷,所以建議寶媽盡量在這段時間內完成辦理。
如果超過三個月沒去辦理,以上海為例,可以一年之內去辦理,不過是第二個月生效;過一年才去辦理的話,只能等到第二年的1月1日才生效。
對廣州入園和入學的孩子來說,一般是限制在每年的9月1日-12月20日期間參保,次年的1月1日開始生效。
0—6歲:疾病保障最重要
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,我國每年14歲以下兒童,每年被確診惡性腫瘤人數在3-4萬之間,近5年兒童腫瘤的發病率上升了18.8%。
白血病位列小兒惡性腫瘤之首,尤以2-7歲兒童居多,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,發病率還在每年增加。
0~6歲的兒童處于學齡前階段,體格發育尚未健全,較難抵御疾病的侵襲。
所以,給這個年齡段的兒童配置保險,父母應該首先考慮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的配置。
根據7125原則,百萬醫療險是每個人的第一份保險,每年幾百元的保費就能覆蓋幾百萬的醫療額度,有1萬元的免賠額。
如果父母想覆蓋孩子發燒、感冒、支氣管炎等小病引起的小額住院費用,可以額外配置一份小額住院醫療險,沒有免賠額,作為百萬醫療險的補充。
根據7125原則,小孩子的重疾險保額至少要50萬,選擇定期重疾即可;如果家庭保費預算充足,可以調整為保障終身,要留意白血病等少兒特定重疾的保障是否全面。
投保重疾險的年齡越小,保費越便宜,所以小孩子的重疾險越早買越好,只要寶寶過了滿月就可以購買。
如果孩子是早產兒,3歲以內較難投保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,這時可以選擇防癌醫療險和防癌重疾險作為過渡;等孩子滿3周歲時,再配置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。
6—14歲:意外險不可或缺
世界權威醫學雜志《柳葉刀》研究發現:在中國,意外傷害是5~14歲兒童的“頭號殺手”,占比53.2%。
6歲兒童開始上學,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頑皮好動,對世界充滿好奇,但是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危險感知能力,摔傷、交通意外、溺水等意外傷害的風險更高。所以這一階段的兒童保險,應注重意外保險的補充。
銀保監會有規定,10歲以下孩子,身故賠付不得超過20萬,10-17歲不能超過50萬。
孩子沒有家庭經濟責任,所以孩子的意外身故額度不是重點考慮因素,要重點關注意外醫療的保障內容,比如額度最少2萬、不限社保內外用藥、100%報銷、低免賠額等。
如果擔心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過于調皮,在外闖禍對他人或他物造成傷害或損失,可配置熊孩子險,轉移父母的責任風險。一年幾十元,能覆蓋身故、傷殘、走失、物品損壞等賠償。
10—17歲:重疾、醫療、意外全面保障
對于10~17歲的青少年來說,這一階段的保障要全面,百萬醫療險、重疾險、意外險都不能缺少。
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兒童精力旺盛,意外險依然不可忽視;此時可以根據個人情況,把意外身故/傷殘保額提高到50萬。
總結
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,要先把父母的保障配置齊全后,再考慮孩子的保險。
如果你想知道你家孩子最適合什么樣的保險產品,可以戳下方的二維碼,咱們有靠譜的顧問小伙伴,為你提供一對一的咨詢服務。
